传承百年红色基因•共铸岱圣辉煌未来
红船启航,红歌唱响;红色文化,代代相传。走进历史的长河,感受红色记忆的力量让星星之火延续,让红色基因镌刻,追寻红色记忆,一起逐梦前行。岱圣建设于12月3日—12月17日组织以“传承百年红色基因•共铸岱圣辉煌未来”为主题的红旅十四队游学,现已圆满返程。
第一站•开封
【清明上河园】作为一处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大量中国历史的记忆和文化遗产。它是宋代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开封城”的缩影,也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黄河文化的代表之一。它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历史文化的丰富和博大,对于中国政治的发展和国家形象的建立有着积极的意义。
第二站•宜昌
【三峡大坝】三峡大坝的建成有效地防止了长江中下游的洪涝灾害,保护了沿岸城市和农田的安全。灌溉和发电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和能源供应提供了保障,而且也为世界水利工程的发展树立了典范。
【截流纪念园】长江截流是三峡水利工程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阶段性成果,在截流战役中所形成的截流精神和截流文化也就成为三峡截流纪念园的主题思想,力求表现出长江、大坝、工程等鲜明的形象特征,保持自然、流畅、质朴、大气的大坝风貌。
第三站•张家界
【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天门山是张家界最早载入史册的名山,也是张家界地区文化积淀最为深厚的名山,宗教文化源远流长,天门山在张家界历史发展过程和地方文化构成内容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天门山被誉为张家界的文化之魂,精神之魂和山水精华的象征。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武陵源的标志门以“庭院深深深几许,转角飞檐檐九重”为创意,集世界自然遗产和土家建筑文化(小青瓦、坡屋面、外挑檐、转角楼、浅灰墙)于一体,真正实现了世界遗产、自然风景、传统文化、人文科技的和谐统一,成为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的标志性建筑。
第四站•韶山
【毛主席故居】一件件展品,了解毛泽东同志生平,感悟一代伟人毛泽东“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伟大精神;回顾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进一步体悟革命先辈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和为国为民的革命情怀,进一步感受新中国的成立来之不易。
【毛泽东同志铜像广场】毛泽东身着中山装,神采奕奕,面含喜悦,胸挂“主席”证,手握文稿,注视着眼前潮涌般的人群,如半个多世纪前出席开国大典时的翩翩风采。“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那一声划时代的宣告仍在我们耳边回荡。
第五站•长沙
【橘子洲头】青年毛泽东在长沙橘子洲头挥笔写就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长沙》,抒发了心忧天下、济世救民的壮志豪情。洲以人传,诗壮名城。橘子洲介名山城市间,凌袅袅碧波上,被誉为“中国第一洲”。
第六站•井冈山
历史上的井冈山会师,形成了中国红军的主力,毛泽东和朱德两位伟人的巨手相握,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共同掀开了井冈山斗争和中国革命史崭新的一页。从此,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的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
【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寻故地,忆峥嵘,黄洋界保卫战是红军依靠群众,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当时红军兵力不足一营,依靠军民同心、众志成城,打破敌人第二次“会剿”,为恢复根据地,创造了条件,保卫了革命斗争的星星之火。
【火炬广场】以革命传承作为雕塑主题,中国精神与红色文化指引着人们团结奋斗,从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建立、新中国成立,再到改革开放和如今的放飞中国梦。一步一步走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历史的缔造者,更是未来的引路明灯,如同火炬传递一样,手手相接,代代相传。
第七站•古田
【古田会议纪念馆】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的古田会议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古田会议决议,被称为“党和军队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古田会议纪念馆对伟大的爱国主义和顽强的革命精神有着非常重要的宣传和教育意义。
第八站•瑞金
【一苏大旧址】大会宣告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国共产党在经过了十年艰难探索后,第一次走上了治国理政的历史舞台,它极大地鼓舞了全中国工农劳苦大众的革命斗志。标志着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领导创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获得了初步的成功。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红井】党和苏维埃政府密切联系群众、解决群众生活困难的历史见证。
第九站•婺源
【李坑景区】李坑自古文风鼎盛,人才辈出,自宋朝开始到清朝,仕官富贵达百余人,南宋状元李知诚就出自这里。整个村落被群山环抱,古建筑保存完好,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是江南古镇典型的代表。
【江湾景区】一座具有丰厚历史底蕴的古镇,古镇中保留了丰富的古建筑,也保留了近乎完整的古巷格局。恢宏精湛的萧江宗祠,房梁上精美的石雕砖雕,飞檐翘角的徽派建筑,全是文化的展现,也是徽州生活的印记和故事。
【篁岭景区】篁岭古村远离城市喧嚣,村中古树上千年,藏风聚气;古建也逾数百年,透着浓郁的儒雅风。一宗祠、一牌坊、一雕花、一晒秋,都是深层次的文化积淀,值得人们慢欣赏、细品鉴、深研究。
第十站•黄山
【黄山风景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以其“五绝”的奇景和博大的徽文化蜚声海内外,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黄山奇景代表着江淮山河之美,黄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热情友好的象征,承载着拥抱世界的东方礼仪文化。
第十一站•南京
【中山陵】整个陵墓都用的是青色的琉璃瓦、花岗石墙面显得庄重肃穆。青色象征青天,也符合“中华民国国旗”的颜色—青天白日满地红。青天象征中华民族光明磊落、崇高伟大的人格和志气。青色琉璃瓦乃含天下为公之意,以此来显示孙中山为国为民的博大胸怀。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建馆以来,为更好地发挥该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功能,以及开展国际舆论斗争,向全世界广泛宣传南京大屠杀真相,回击日本右翼势力的反华行径,该馆始终坚持围绕南京大屠杀历史史实,利用不同的时机,先后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
第十二站•淮安
【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纪念馆,主馆坐落在绿色草坪的基台上,象征着周总理无私奉献,一生为中国人民着想,他将永远扎根在祖国的土地上。主馆呈四方形,内八角。四方八面体寓意着周恩来的精神普照着中华民族。
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行走于祖国万里华美的康庄大道上,更应崇尚英雄,争做英雄。岱圣建设在切身实践感悟中,缅怀先烈、追忆历史,以心中之红星,献礼巍巍中华,这股扎根于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必将更加坚定岱圣人和岱圣技师砥砺前行的脚步。